
介绍页
介绍页
我是一个爱好科技的有远大抱负的苦命人。
激进的篇章
自我检索,此时人生目的无非以下几类:
其一,找回自我,将被现实呵斥到缩成一团的高雅人格解脱出来。
其二,社会学观察,收集各地或特定地区人民的所思所想。帮助我理解人性从而敬畏人性。
有时,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给我必要的治愈而不至于我的意外沉论、不能自拔。其三,秉持正直之心,实践社会主义,了解真相,分析真相,破除偏见,同卑劣行径作间接的斗争,给人民当牛作马,尝试获取他们的信任,与他们成为朋友。
其四、人生于世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做了多少好事。
一般情况下,人必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沉默与迷茫,而文字:纸与笔,是唯一的明灯。因而,不活在他人给予的期望里,遵从自我的内心,是对灵魂最佳的褒奖。而这常常使自己陷入冷眼聚焦的境遇与不近人情的“悲剧”里。
然而何为悲剧?属于自己的东西全被夺走了就是最大的悲剧,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空间,想法。但是里面不包括财物。拥有一个活的灵魂(尽管它看上去有些不羁),即拥有了一切。没有什么是比亲手品尝自己的创造更为令人快活的了。有时,在人们获得了短暂的自由的时候、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在此期间,即便是对于一杯普通的茶能说出一套评价的辞诀,想出与其有关的数于种记忆、创造几种有关于它的故事。然而这一切,在如今竟也得来不易?
很多人只有学习的勇气、没有比较的勇气。我就是其中一员。因此我可以不受束缚的思考与行动,哪里艰险就往哪里去,前提是那个地方是我的信念所在。
信念越是纯粹,便越得不到“分数”,甚至是他人的赏识。有的老师将书中的知识大体上介绍一遍,然后让我们看书,因而很多人认为:掌握了书籍便掌握了知识。其实不尽然。书不常变而题目多变,题目中可以展现出我们闻所未闻的思想,巧妙的伎俩,记忆知识的人基本上没可能带着细致、有趣的思考来读书。
重点仍然不是重点,于是我事无巨细;题目的意思、套路无法从书中学到,于是我广搜例题。更何况还有和教材完全不搭边的知识,寻遍教材无果。此时,若要达成理想中的成绩,要么有通天的本领。要么作弊。
毫无疑问,大多数通过的同学都选择了后者并因此话沾自喜。在老师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合理的,于是设置了十五分钟让同学们来答五十道晦涩的选择。我的废寝忘食,对知识的反复琢磨,对于老师的信任都在拿到考题的一刻,尽数破灭。然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否出于老师对于以往学生的不信任,而麻木?
而那些所谓的社团:班干部、学生会的现状更令人不齿。多数社团名存实亡,内容枯燥乏味,其知识全靠简单的复制粘贴;社团内只以颜值为准而不对他们的实力有半点要求。处于那样的环境中,令我窒息,他们剥夺了我的宝贵的私人时间来行跳梁小丑之戏,我不能容忍。即便给的加分足够多-难道我的时间就只够这几个分?因而,我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实质性的创造中去:去奔跑、将千米成绩拉回到初中水平;去摄影,欣赏我心中的自然;去写作,每日对自己复盘总结、痛斥不公、弘扬正义。最令我心情激动的一次在是当着全班的面,将那个关于毛红涛的文章,宣讲出来!那时的我,才是最自然的。
班干部,尤团支书更甚,大家都知道她选举的优秀团员靠的不是团员的表现,而是靠关系。他的权利足矣决定谁应该是优秀的,谁注定是卑劣的。显然,他们手中紧握着奖项,毫不羞愧,只知道终于有了可以骑在别人身上的筹码。班干部本身不应被人反感,应当反感的是那些抹黑了这一职务的人,那些借此扩张自己欲望并美名其曰锻炼管理能力的可耻的人。当然,我同样也祝愿他们将来会有响当当的大作为,而不甘于做这样一个小人。
我明白二极管思维同样也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于是我时常沉默。若有人做出了出乎意料的、比我优秀的事情,我将敬畏,致以崇高的敬意。当然,也不是所有话语或行动都是经过深刻思考而表达出来的。若有口无遮拦,我说,这才是个完整的人嘛。他若因此愧疚,那该是多么高尚的一个人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欢迎,甚至被人称为高尚。但在追逐的路途中,难免碰壁。有人说,天道酬勤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于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那些人借此奋发向上,只怕忘了初心,坚信自己的一切都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而非其他的什么因素。在努力铸就的偏见中愈行愈远,最终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喊:“呵,我多伟大!”…哪里都不缺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人们忘了自己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时候,想想过去!想想那些被审判的地主或资本家们!
我时常与我自己斗争,获胜的都是各个自己的谦卑。它经历过斗争,因此不喜欢斗争。人们崇拜的对象通常是自己认知以外的事物,它何其普通,唯独不堪承受高举的双手!
我最终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即便原本前列的学习成绩被那些人的旁门左道的附加分硬生生拉扯下几十个名次!一路荆棘趟过,卑劣的现状何时到头?只怕要用我的双手做起,以脚踏实地。庄重的篇章
许多既得利益者表示,人生不只有奋斗,还有背景与资本,于是他们可以借势得到更多,与普通的还在挣扎的人拉开更大的距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只存在于童年、乡野与无所顾忌的人心中,而偏偏大多数的人在其人生历程中,对于此景只是观摩,而后又转而去为生存作必要的“斗争”。
人生有很多条出路,仅限于过分幸运的人与理想主义者。出路即便存在,也终将难逃后续厄运的封堵:他人的恶意。
其中一种恶意,是原生的:将诸条道路划分为三六九等,被称为下等道路的后路层层设卡,然后归并到中上等道路中去。而此间路程,又何其漫长,令人望而生畏。只因规则由强者所制订,人本无强弱之分,学习能力有高下,其他能力亦有高下,所处环境也必有高下。所谓强者上位,则必有一失。而鲜有人争辩于此.
人被间接的划为三六九等,信念的分歧与各种信息差便会接踵而至。我在高中时时常见过这样的人,尽管他们有过人的天赋、强大的学习能力,卓越的品格,皆因各种因素由此败下阵来,其因素以运气尤甚。然而运能主导一时,而能力却可长久的存在,除非完全接受了“命运”给自己贴上的可悲的标签,从此所谓的天赋只能留存于昔日的梦中,不可追及。同样,将一个本来看上去优秀的人骤然丢入一个不堪的现实,他的所思所想,又该如何?恐怕只有信念足够坚定的少数人才能继续保留自己的品格。甚至他会因此被广为宣传,好像这样成功的人是大多数,足以激励困顿的人们,让他们立马行动起来。不会!信息差已然使他们持续陷入低谷中。迈开步子,接收到的任何一种新的信息都足以让他们瞠目结舌。头脑简单的人则正是资本所能利用的最好的工具,在刻板印象中,他们的诗和远方毫无意义,他们的生命被砌进钢筋混凝土里,久久不能翻身!
对于信息差更进一步了解的话,我想,在面对同一件事时,那些人看待我的所作所为时,就如同我看待我的似与时代脱节的父母。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的煅炼自己,然而、父母给出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但一定是最实诚的,最饱含真意的。小学时我的语文课本丢了,对于当时的我无疑是晴天霹雳。母亲先是简单的训斥几句,随后转为镇定,她这样说:“我去借你同学的课本复印一份。”复印?毫无疑问,确实将一整本用A4纸复印下来,用针线来装订好。我允许一些同学批评我的母亲、还有我,毕竟他们并不身在其中。但是她的果决、真诚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而当我以同样的果决与真诚,完成了以我的能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又同样会被认知更高的人打击或讥讽。那些人的态度如何并不重要,只要他们心中还有德,身为一个社会高知的自觉,便无他言。
在应有的自卑之余,有人会问:难道你没有什么比其他人更好的条件吗?当然有,但自觉作用微乎其微。一个有好故事的人最大的作用是有一段故事,而人们更顷向于实实在在管理着自己的领导。我的叔叔曾经成绩很好、会画画、会写小说、字也很漂亮……但他英年早逝了,有什么用呢?空留家里的老人家时常念叨、时常愧疚。很多人其实也并不清楚,与自己形影不离的生命,竟也是无数个人的崇高的梦想。若人不分三六九等,那么梦想也更不应该被划分等级。但当梦想作为工具寄托、传递在他人身上,我想,这样的梦也失去了意义,而只能作为没有任何道德绑架的企盼了。
我没有什么“崇高”的梦想,也不要被任何人所绑架。第一、好好话着;第二、突破信息差、拥有更多见闻;第三、准备实现我的无数个琐碎的梦想;第四、学习确实是给自己学的,因而学历是一个伪需求,它只会给予我逃避现实的温床,使我过分追求世界上知识的一角而陷入忧郁。现在,我确认当下是在学习中的,并且希望在明年的此时再次自问,仍是同样的答案,但不可追问身在何处。
卡尔维诺给2000年的三个法宝:背诵诗歌,很多诗歌。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不断重复这些诗歌,那么它们将伴其一生。其次,专注于困难的,需要发挥到极致的事情,需要努力的事情;警惕简单的,肤浅的,为了做而做的事情....第三,要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可能消失,所以要比以往更加享受其乐趣.但同时要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可能烟消云散。间章
人民之中,有坏人,这我当然知道。这些人常常利用别人给予的善意,毫无感激地来反咬一口。他们如同毒蛇,散布在各个角落。但又能有多少呢?他们毕竟不是多数。冻僵的蛇在农夫胸口苏醒,并且攻击农夫。农夫将蛇狠狠的一刀两断,却有闲人论其残忍杀生,引发更多矛盾。蛇本冷血,失温而不惧,春暖则猎食,乃其本原之态。不假思索的善意是自我意淫的善意,行善时应为自己的善举负责,而非泄一私之怨。
“坏人”也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称谓,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环境,有适合各种环境的性格特征。一个人被认为胜任不代表令大多数人满意,而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此人也将会尽显其优势,而令人所折服,而淡忘其过去的印象。
由于家教等等各类因素,一些人习惯“谢谢”,而这些人当中,又分为“习惯在每件事上都道谢”与“认为别人被帮助了就一定应该要说谢谢”。
另一部分人则不习惯“谢谢”,这些人中又分成了“不必表达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与“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而不是专门来换取别人的谢谢”。
每个人的决策有差异但绝无高下,一旦二人间的立场发生碰撞,矛盾在所难免。此时,沉默或是种礼貌,但“谢谢”定不该成为道德绑架。后章
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必需品的时候,他往往是勤奋和勇敢的。
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消费品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他也往往变得懒惰和温和
当一个人去追求生活的奢侈品的时候,这个人就变得软弱了。
现如今,如果一个并不是基因上有卓越天赋的人被称为天才,那么他绝不肯在安逸中感到快乐。相反,他的灵魂会自主去选择各种逆境,来激发自身更多的潜能,沉溺于亲手创造价值与自主选择知识的快乐中,而畏惧自己成为下一个仲永。